通过对年会的回顾与检讨,发现了不少问题与不足是值得我们深思的:
1、年会组织形式很多,但都点到为止,没有深入。
说组织形式多,是因为无论是唱歌、跳舞,还是小品、三句半等形式基本上都表演过;无论是在公司厂区内,还是在外面租场地都举行过。但除了几个个别的节目之外,其他节目很多已经没有印象了。和大多数的晚会一样,热热闹闹的来,热热闹闹的走,我挥一挥衣袖,不带走一丝印象。
2、演员多为企业的老员工,新员工的参与度不是很高。
提到年会节目报名,几乎每次都有很多熟悉的身影,那就是我们的老员工,他们热情高涨、积极参与,相对来说,我们的新员工就不那么积极了。所以,长期下来,我们的节目数量和新意就越来越少了,最后大家也不愿意看了。
3、缺乏主题,节目编排也缺乏连贯性。
每次年会都没有一个确定的主题,在加上员工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,组织者往往只顾“拉壮丁、凑演员”,在节目的主题性、教育性上缺乏考虑,最后使得节目的娱乐性较强,但在与其他节目的连贯性上就差了些。
4、表演节目与抽奖环节“心意”不足。
由于缺乏主题,编排设计又没有深入,加之不高的积极性,使得表演节目“心意”不够,很容易就看出节目的表演者属于“外行”,没有认真的排练,自然表演的效果也就“一般般”了。同时,每年的预算有限,用在年会组织、购买上的就占了绝大部分,因此,用于演员福利、抽奖奖品上的经费就很少了。由于奖品的吸引力并不是很高,所以大部分员工认为抽奖环节可有可无,没有“心意”。
5、没有起到宣传企业文化的作用。
其实,这是我们年会最大的问题,也是最难的问题。以前也想过这个问题,但一直苦于没有什么好的方法,再加上经费有限,员工的参与度不是很高,故迟迟未能纳入系统的考虑,白白浪费这么好的宣传企业文化的机会。
十分庆幸本次打卡的内容,能回顾往年年会,找出问题与不足。也能够对今年年会提前策划,改善创新啊。经过认真的思考,特提出以下的解决思路:
1、确定年会主题,每年至少一个。
正所谓“看菜吃饭、量体裁衣”。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,年会自然办的热热闹闹、却没有“内容”,员工也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。有了明确的主题,策划者才好“量体裁衣”,设计出符合主题的节目,也才好对主题进行深入的发掘,找出符合主题的“闪光点”。这样,才能使节目编排具有连贯性,也才能更加抓住观众的眼球,将年会节目逐渐推向高潮。
2、重新规划预算,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。
预算问题一直是很多中小企业办年会最头疼的问题。就像一句广告说的:“——?——?没声音,再好的戏也出不来。”所以,没预算,再好的策划也无法实现。当我们要组织一场“成功”的年会的时候,预算就是保证。当然,更多的时候,不是我们想要多少预算都能够批下来的,但也不会少的离谱。毕竟,老板一般也不会只给你“一块钱”叫你去买“苹果5c”去,预算一般也符合企业现状,所以,多了大办,少了小办即可。
往年,我们用于演员福利和抽奖的预算,一般只占预算总数的10%左右,以后会逐渐增加,提高演员的福利和抽奖奖品的价值,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,特别是新员工这个新生力量。另一方面,也能显示出企业对待员工的“心意”。这样,对年会的举办就有了后勤的保障,干起事来也就更加的放心。
3、加强HR的参与度,综合统筹节目主题。
加强HR的参与程度,最大的作用就是确保企业文化的融入。无论是从节目的设计编排,还是到节目的排练与表演,HR都要全程跟踪,确保节目“不跑题”、“不偏题”。也才能更深入的了解节目内涵,把握年会的主线,并把年会逐步推向高潮。
当然,并不是有了HR的参与就一定能体现出企业文化。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这就要求我们的HR平时要对企业文化有深入的认识,并且有突破创新的精神,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企业文化的精髓,才能真正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年会节目中来,才能不浮于表面真正起到宣传的作用。